教师国培|山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职英语2班)顺利结业
[ 09-02 ]教师国培 | 山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职英语1班)圆满结业
[ 09-02 ]教师国培|山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职历史)圆满结业
[ 09-02 ]教师国培|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 ——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高职英语)顺利结业
[ 09-02 ]职教国培 | 四川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高职语文)培训圆满结业
[ 08-29 ]职教国培 | 2025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中高职英语)顺利结业
[ 08-29 ]职教国培 | 北京市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 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中职语文、历史)顺利结业
[ 08-28 ]职教国培 | 2025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高职英语)顺利结业
[ 08-28 ]职教国培|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国家级培训顺利开班
[ 08-27 ]教师国培|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 ——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高职英语)顺利结业
发布时间:2025-09-02
8月2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高职英语)”在北京圆满结束。来自山东各高职院校的50名英语教师,经过一周培训,把脉职教发展走向,探索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培训回顾
本次培训以全面提升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围绕“理论政策与师德师风、教学设计与数字赋能、技能提升与实践应用、教学改革与成果凝练”四大模块,采用多元化培训方式,邀请职教知名专家、高校顶尖学者、一线教学名师等组建师资团队,助力参训教师夯实理论基础,加强教学实践。
1. 理论政策与师德师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原主任邢晖教授聚焦“职业教育新动态与‘五金’新基建”,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教育强国建设背景,回顾职教十年改革成就,深入阐释“五金”要义,强调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并结合山东省产业特色,明确数字化转型与“职教出海”路径,为参训教师能力建设及山东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引领与行动指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原主任 邢晖
2. 教学设计与数字赋能
北京科技大学孙曙光教授通过丰富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案例,从课程定位、内容逻辑、实施路径等方面分析教学设计原则与技巧;并在“研课磨课”环节指导教师说课展示,优化教案,解决教学实施中的难题;中央民族大学林旺教授开设“技术-设计-实践”实操工坊,带领教师演练数字化教学工具与整合式设计方法,从“技术适配目标、设计贴合需求、实践检验效果”三个层面,帮助教师掌握技术赋能策略,推动教学从“传统讲授”向“智能互动”转型。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孙曙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林旺
3. 技能提升与实践应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仵胜奇副教授围绕高职英语教学“听说读写”的四大核心技能展开课堂教学模拟,通过情景化、任务化的创新方法,结合经典英语故事,拆解听说教学重难点,强调读写课程的分层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有效助力参训教师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升教学技能与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深层跨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 仵胜奇
4. 教学改革与成果凝练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青教授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为核心,基于自身实践经验,剖析教学成果奖培育逻辑与申报路径;同时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师型”教师认定等重要实践平台,指导教师将日常教学与国家级项目申报和教学能力竞赛贯通衔接,力求逐步破解成果转化瓶颈。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老青
特色活动
项目组策划“学者画像”“研课磨课”“课程总结”等活动,以深化教师协作,提升教学能力。参训教师积极向专家请教教学中的痛点问题,专家依据反馈提供针对性指导,切实推动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项目组特意组织参训教师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德育研学活动。通过观摩馆内文物、聆听英雄事迹,参训教师在感悟革命精神、深化家国情怀的同时,积极挖掘红色思政素材;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现场学习中,参训教师直观感受到北外的外语教育底蕴与国际化办学特色,进一步获得跨文化有效教学的实践启发。
结业仪式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结业仪式上,各组教师以诗朗诵、绕口令、歌曲演唱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传递教育初心。教师们对师资团队和课程设计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了项目组的细致服务。期待教师们能将培训所学融入教学实践,培育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共同开启山东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新篇章。